1、福建省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申報表(一式三份);
2、企業產品標準批準發布文件(一式三份);
3、企業產品標準文本及編制說明(一式四份);
4、企業產品標準驗證報告(一式三份);
5、企業產品標準的審定意見(附審定人員名單)(一式三份);
6、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復印件(一份);
7、企業標準化員崗位證書復印件(一份)。
如何組織企業標準評審1、在批準、發布企業產品標準前應當組織專家對標準進行評審,標準評審原則上由企業負責組織,也可以委托專業標準化技術**、行業協會或者其他技術組織負責組織。2、專家組評審標準實行組長負責制。專家組應當由研發、生產、檢驗、銷售等方面人員或企業外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半數以上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其余人員3年以上從事相關行業工作經歷),原則上不少于5人(要有資格證明)。直接參與企業產品標準起草的人員不得作為專家組成員。3、標準起草單位提交專家組的評審材料:(1)標準文本(送審稿); (2)標準編制說明;(3)規范性引用文件和參考資料; (4)標準征求意見匯總處理表;(5)試驗驗證報告; (6)企業實施該標準在設備、檢驗、管理等方面能力的說明。4、標準評審主要涉及:所制定的企業產品標準送審稿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規定;低于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應當具有相應的理由和相關影響的說明。5、標準草案的評審必須經專家組全體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過,專家組應當根據審查意見填寫審查單(會議紀要)。

(1990年4月6日**第53號令發布)
第十七條 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相應的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企業標準由企業組織制定(農業企業標準制定辦法另定),并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備案。
對已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的,鼓勵企業制定嚴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地方標準要求的企業標準,在企業內部適用。
第二十條 標準實施后,制定標準的部門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適時進行復審。標準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五年。
根據第17條企業標準備案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備案。因此建議咨詢本地技術監督部門.
我查詢后發現大多數是 3年的,也有5年的,但根據20條,不得超過5年.

辦理依據
1.《*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第六條: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企業的產品標準須報當地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2. 《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第十七條: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相應的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企業標準由企業組織制定(農業企業標準制定辦法另定),并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備案。
折疊編輯本段辦理機構
目前針對不同省地的企業可直接到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另外在國內已有機構為了能讓更多企業順利完成企業產品標準備案而開展辦理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的服務。

-/gbachfh/-
http://www.dcsftm.cn